“瓜達爾港智慧大數據平臺與總體規劃”移交儀式舉辦

  2023年3月28,瓜達爾港智慧大數據平臺與總體規劃成果移交儀式在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成功舉行。該成果是在中國科學院A類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泛第三極環境變化與綠色絲綢之路建設重點地區和重要工程的環境問題與災害風險防控項目框架下,由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牽頭,聯合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北京林業大學、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中國科學院精密測量科學與技術創新研究院和蘇州中科天啟遙感科技有限公司等單位共同開展。中國海外港口控股有限公司名譽董事長張保中,中國海外港口控股有限公司北京代表處陳炳瑋總經理助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原西部開發司秦玉才司長,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秘書處亞太地區協調處原處長楊有林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封志明副所長,泛第三極環境變化與綠色絲綢之路建設專項辦公室、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副所長安寶晟,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雷加強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葛詠研究員、李宇研究員、姚永慧副研究員、任周鵬助理研究員,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張源副研究員、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王靜文副教授參加了成果移交儀式。 

  成果重點聚焦中巴經濟走廊的核心支點瓜達爾港,開發了瓜達爾港地理時空大數據智慧服務平臺,并編制了瓜達爾港概念規劃暨自由區總體城市設計,為綠色智慧瓜達爾港建設和瓜達爾港的可持續發展提供重要技術支持和科學保障。在移交儀式上,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葛詠研究員就瓜達爾港智慧大數據平臺與總體規劃成果進行了詳細介紹。葛詠研究員在介紹成果時表示,瓜達爾港智慧大數據平臺涵蓋了項目組自主生產與收集再加工的資源、氣候、環境等精細尺度基礎數據集,通過遙感技術監測瓜達爾地區的土地覆蓋、城市建設及環境變化,并通過數據挖掘與分析技術,為當地政府或企業提供信息服務,讓決策者們能夠更全面、更精準地掌握瓜達爾港的自然地理、社會經濟、氣象氣候、災害風險等狀況,提升中巴兩國在綠色智慧瓜達爾港建設中地球數據集成與信息服務的能力;瓜達爾港總體規劃則針對瓜達爾港特定的自然和人文環境,綜合考慮淡水資源優化配置、清潔能源供給、生態綠化及信息化能力建設方面等各個方面,提出了系統的發展目標、空間布局、功能定位、配套設施等方案,為其未來的城市建設提供了科學依據和指導。 

  移交儀式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原西部開發司司長秦玉才主持,各界專家學者和行業領袖就該成果的必要性、應用前景和合作模式等方面展開了熱烈的討論和交流。雷加強研究員、封志明副所長和安寶晟副所長負責瓜達爾港運營的中國海外港口控股有限公司名譽董事長張保中移交了平臺與規劃成果。張保中董事長高度肯定了平臺與規劃成果對瓜達爾港的綜合開發和業務發展的重要意義,他表示瓜達爾港智慧大數據平臺與總體規劃成果的交付,將有助于推動瓜達爾港成為中巴經濟走廊的核心支點和重要樞紐港口。并助力瓜達爾港的智能化、可持續發展和全球化,提升其市場競爭力和國際影響力。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秘書處亞太地區協調處原處長楊有林研究員針對瓜達爾港的荒漠化治理與加強相關產業發展提出具體建議。 

  此次成果移交,標志著重點地區和重要工程的環境問題與災害風險防控項目取得了重要階段性成果,也為中國和巴基斯坦之間的合作提供了新的合作范例。在未來,各參與單位將進一步深化合作,為推動中國科技創新和巴基斯坦經濟社會發展貢獻更大力量。 

  資源與環境信息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 供稿

 

 

  瓜達爾港智慧平臺與總體規劃成果移交 

 

  與會成員全體合影 

 

  瓜達爾港智慧平臺與總體規劃成果匯報手冊 


附件下載:

校草被全校男生调教沦为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