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全球變化下的陸地和海岸帶生態系統觀測和預警” 項目啟動會暨實施方案論證會召開

  2023417日,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地球系統與全球變化重點專項全球變化下的陸地和海岸帶生態系統觀測和預警項目(以下簡稱項目)啟動暨實施方案論證會在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以下簡稱地理資源所A0316會議室通過線下和線上相結合的方式順利召開。 

  項目由地理資源所牽頭,中國科學院煙臺海岸帶研究所、北京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廈門大學和西南大學共同承擔。項目旨在建成天空地一體化陸地和海岸帶生態系統立體觀測和示范模式,闡明生態系統對全球變化的響應特征與機制,發展生態系統突變閾值和食物網調控生態系統響應全球變化的新理論,構建多源數據與模型融合方法,完善生態系統的過程機理模型,實現生態系統響應全球變化的準確模擬和預警。 

  中國科學院科技促進發展局地球與資源處段曉男處長,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生命科學部環境與生態科學處趙桂玲處長,項目實施方案論證專家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傅伯杰院士、地理資源所于貴瑞院士、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馬克平研究員、中國林科院劉世榮研究員、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周廣勝研究員、武漢植物園張全發研究員、中科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徐憲立研究員、地理資源所張揚建研究員、何洪林研究員和黃元元研究員組成項目咨詢專家組。項目組織單位地理資源所高星副所長、科研處廖曉勇處長,以及項目負責人、課題負責人、研究骨干共60多人參加會議。會議分為項目啟動儀式、項目和課題實施方案論證、項目實施方案內部研討三個環節。 

  項目啟動儀式由地理資源所于貴瑞院士主持。高星副所長代表項目承擔單位在致辭中表達了對科技部、中科院科發局與項目合作單位的感謝,期望項目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圓滿完成項目工作。段曉男處長代表項目推薦單位對科技部高技術研究發展中心表示感謝,對本項目的科學價值給與高度肯定,并希望項目組加強課題間協作、發揮平臺優勢,代表國家先進科學水平站在世界前沿。項目成立傅伯杰院士為組長的項目咨詢專家組,廖曉勇處長宣布項目咨詢專家組成員名單,高星副所長和段曉男處長為專家頒發聘書。 

  項目及課題實施方案匯報與研討由項目咨詢專家組組長傅伯杰院士主持。項目負責人牛書麗研究員首先作了項目實施方案匯報,詳細匯報了項目研究背景與科學問題、研究目標與研究內容、技術路線與研究方案、預期產出與亮點成果、年度計劃與組織管理等五個方面的內容。隨后四個課題的負責人中科院海岸帶研究所韓廣軒研究員、牛書麗研究員、北京大學王少鵬研究員、華東師范大學夏建陽教授分別匯報了四個課題的具體實施方案。 

  聽取項目匯報后,專家組進行了詳細評議與指導。于貴瑞院士建議進一步完善立體觀測系統中單塔、多塔和空天地之間的協同觀測,并不斷推進各試驗臺站之間的聯網性整合。馬克平研究員建議在各課題的基礎上進一步凝練項目層面的總體性科學問題,同時對項目組的預期成果提出了更高水準的要求。劉世榮研究員建議進一步細化立體觀測的相關指標和變量以體現觀測的協同性,同時要注重不同生態系統類型的觀測體系建設。周廣勝研究員建議在明確尺度和要素的基礎上來完成天地空一體化監測,并且課題四的模型中要對其余三個課題提出明確的數據要素需求。張全發研究員建議生態系統閾值的標準要考慮不同生態系統類型和區域尺度,并提出模型在模擬和預警上要體現自主研發的特點。徐憲立研究員建議凝練項目的核心目標,特別是要聚焦森林、草地和海岸帶可能遇到的不同生態風險。張揚建研究員建議基于現有試驗平臺初步分析生態系統的突變閾值,同時進一步思考磷和硫元素在食物網中的流動過程。何洪林研究員建議構建一體化和規范化的立體觀測體系和聯網試驗,明確觀測的頻率和尺度以對應模型模擬預警的需求。黃元元研究員建議學習參考地球系統模型中針對食物網要素的研究。傅伯杰院士代表專家組做了總結發言,對研究團隊獲批該項目表示祝賀,表明項目科學意義重大,但挑戰也很大,建議進一步細化方案。此外,傅院士針對每個課題的核心突破點和思路給予了詳細的指導,特別是對所研究的生態系統類型、全球變化內涵和研究尺度的定位提供了寶貴的建議。最后,項目負責人牛書麗研究員對各位專家所提寶貴意見與建議進行了簡要小結和回應,代表項目組對專家的意見表示感謝。 

  項目及課題實施方案論證會后,項目負責人牛書麗研究員召集了項目組成員在地理資源所C421會議室召開了課題各子課題實施方案交流研討會。20余位子課題負責人分別匯報了子課題在項目和課題中的定位、貢獻及其實施方案,并開展了熱烈討論。最后,牛書麗研究員和其余三位課題負責人對各子課題的實施方案和定位進行了系統指導,并對本年度項目的具體工作進行了部署。 

 

  會議現場 

 

  為項目咨詢專家組頒發聘書 

 

  會議合影 


附件下載:

校草被全校男生调教沦为奴